当前位置: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基层行 | 设计第一本加工贸易登记册

来源:海关发布 编辑:黄河 2018-12-17 19:59:05
时刻新闻
—分享—

  1978年,广州海关迎来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春风,全国首批海外来料加工企业——“大进制衣厂”在顺德容奇诞生。时任广州海关顺德容奇工作组组长谢汉通以购米簿和船员购置自用物品手册为灵感,设计了第一份加工贸易纸质《登记手册》的雏形。在那之后,一本本“手册”记载了“三来一补”(所谓“三来一补”,是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加工贸易模式下的“中国制造”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历程,见证了广东乃至中国贸易的飞速发展。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基层行 | 设计第一本加工贸易登记册

  1993年,顺达电脑有限公司在顺德成立。因料件繁多、产品复杂,企业最多时需要80多名报关员,管理着1000多本手册、9000多份报关单。“海关既要把关,又要服务。经济不发展,海关怎么发展?”在个人电脑尚未普及的年代,时任容奇海关关长的谢汉通在2年里主持120多次会议,力推以科技改革海关监管方式。他到大学挖来计算机系高才生组建技术团队,自主设计开发了海关报关系统。1995年10月,“终端到户”自动化报关系统已普及到182家企业,大大简化了通关手续,节省企业成本。

  “总有一天,企业通关要像普通入关一样,周遭看不到海关,海关却无处不在。”谢汉通2005年在广州海关副关长任上说的这番话正在变为现实。今天,在广州海关隶属南沙海关打造的货物通关样板间,货物通关业务办理已全部迁移“线上”,企业只需在电脑前办理相关手续,无需往返海关窗口排队,实现了“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一键通关”。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基层行 | 设计第一本加工贸易登记册

  谢汉通近照

  借鉴买米账本 他设计第一本加工贸易登记册

  谢汉通出生在广东揭阳的一户农家。1968年3月,19岁的谢汉通离乡参军。3年后,他从部队退役,从五个单位选项中,选择了在家乡广东的广州海关。“海关是干什么的?我那时也不懂。”不仅谢汉通,在那个国门紧闭的计划经济时代,很少人了解把守国门的海关关员是怎样一份工作。谢汉通最早被分到旅检组。工作半年多主动申请到大铲岛去,把守伶仃洋珠江口上第一关——大铲分关。

  大铲分关是全国唯一设置在无居民岛上的海关机构。海岛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但地处珠江口,扼守着香港水域进入内地水域的咽喉要道。大铲岛上生活清苦,“台风打来,渔船就不来了,吃菜吃饭都成问题。”谢汉通闲时总在开荒种田,读书看报,用岛上唯一一个收音机自学英语,“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

  因为爱学习、能吃苦,谢汉通1976年被调到广州海关顺德容奇工作组。“当时组里管理20多条运输供港物资的渔船,负责果菜、水产的检查,检查是否有偷渡藏人。”进出口商品的组成非常简单,出口的主要是果菜、水产、土畜产品以及少量矿产品,进口的主要是生活用品、化肥和药品等。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基层行 | 设计第一本加工贸易登记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加工贸易迅速蓬勃发展

  1978年,中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内地工厂利用外资“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新模式在广东应运而生,全国首批来料加工企业“大进制衣厂”就落户在顺德容奇。怎么去监管这种新型加工贸易模式?如何防止有人利用加工装配渠道走私货物?这让当时身为广州海关顺德容奇工作组组长的谢汉通颇感头痛,甚至闹出了一个笑话。

  “想到制衣厂的材料和设备都是从资本主义市场过来的,大家都很紧张,于是海关、当地派出所、贸易公司都派了代表在现场检查。”第一次检查时,谢汉通作为海关工作人员,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把货物包装一个一个打开,发现了一包不明粉末,上面标注了英文单词。派出所立即层层上报,最后才发现是漂染牛仔布料所需的化学药品。

  当时,海关还没有进出口报关单,只能要求企业提交“进出口明细单”作为记录以便核对。海关的监管方式也比较繁琐,比如,需要丈量布料的尺寸,然后通过不同码数的牛仔裤分别需要用多少布料、工厂最终生产了多少牛仔裤等多组数据,用算盘来计算进料量和出货量是否吻合,有没有被偷偷卖掉的货品。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基层行 | 设计第一本加工贸易登记册

  1978年,广州关区第一本加工贸易纸质手册在顺德容奇核发

  随着时间推移和生产扩大,谢汉通看到,手续繁琐、效率低下的“明细单”已不符合生产实际与竞争需要,然而国家还没有出台有关加工贸易的海关监管政策,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一套更高效的管理办法。“我想起在大铲海关时对来往港澳小型船舶船员的购物登记,和居民买米,都是用一本小册子。”以此为灵感,谢汉通设计了第一本加工贸易纸质登记手册的雏形,以合同编号为记认,通过账本方式手工登记进口料件及出口成品。

  “1979年,工作组只有8名工作人员,备用金20元,连印刷手册的资金都没有,还是企业垫资印刷的。”纸本手册的高效在顺德得到验证,1981年在全国海关推广,并沿用了20多年。纸本手册不仅开启了海关监管方式的变革,更见证了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1979年至1985年短短6年间,广州海关为企业登记的来料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合同就有4.63万份。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基层行 | 设计第一本加工贸易登记册

  1993年谢汉通参加在容奇海关召开的中国海关原产地规则讲习班

  企业拖着行李箱来报关 他构思电脑自动报关系统

  在掀起纸本手册变革后,谢汉通没有满足于过去的成绩,而是渴望以知识武装头脑。1984年,36岁的谢汉通以名列前茅的好成绩考进广州海关管理干部学院,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电脑,并由此萌生了以科技变革海关监管服务模式的想法。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基层行 | 设计第一本加工贸易登记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顺德海关关员下厂核销场景

  1993年,台湾电脑巨头神达电脑集团在顺德投资成立顺达电脑有限公司。电脑生产配件繁多、产品复杂、系统庞大,在纸质手册监管模式下,一份配件合同必须申领一份手册,顺达每年核发的手册多达几百本,最多时管理着1000多本手册、9000多份报关单。货物到口岸后,顺达公司报关人员需要从上千份手册中抽出相应的手册报关,为此多达80多人的报关员队伍常常拖着装满报关材料的行李箱去报关。

  “我不懂电脑,但我知道电脑肯定比人脑好使。”时任容奇海关关长的谢汉通因此构思起通过电脑实现自动报关的“终端到户”工程。所谓“终端到户”,即是在企业安装电脑终端,并与海关计算机系统联网,通过终端输入有关报关数据,直接办理有关进出口业务。由于上世纪90年代技术尚未成熟,企业在输入数据后,还需要将录入的单号通过电话通知海关,再由海关根据单号用电脑自动审核,但相比纸本手册,已节约报关大量的往返时间。

  当时,电脑价格高昂,即使在加工贸易企业界也尚未普及。没有设备、没有人才、没有足够的资金,变革如何推动?从最初筹划到完成软件设计、设备安装、开始运行的1992年至1994年,谢汉通主持了不下120次会议,以极大的决心排除阻力推动变革。他首先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系,邀请一群高才生以开发报关管理系统作为毕业课题,并把他们招至海关成为最早的电脑技术员。

  1995年9月,容奇海关“终端到户”自动化报关系统升级到第二版,60多个模块基本覆盖了保税业务和货管业务的各个环节。实践证明,“终端到户”工程可以大大节省企业报关成本,不少企业纷纷主动申请加入,使得参与的企业数量从1994年的60家在一年后增加至182家。“终端到户”工程简化通关手续,加快通关速度,受到了海关总署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全国海关科技兴关试点工程之一,并为后来联网监管改革打下了基础。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基层行 | 设计第一本加工贸易登记册

  2002年,全国首家加工贸易联网监管试点企业 (顺达电脑厂)在广州海关试点

  1998年起,海关总署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为手段,以“电子手册+联网核查”为内容,启动联网监管改革。2001年底,顺达电脑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海关总署标准模式联网监管企业,电子化监管逐步替代了纸本手册监管。

  从设计纸本手册,到亲手把它埋进故纸堆,以更先进的电子联网监管方式替代,在30多年的海关工作生涯中,谢汉通被同事评价为“不安现状的思考者”,他和他的同事们始终走在海关监管改革的前列。

  无形胜有形

  努力营造更好的通关体验

  “总有一天,企业通关要像普通入关一样,周遭看不到海关,海关却无处不在。”

  “海关既要把关,又要服务。经济不发展,海关怎么发展?作为政府部门,海关要有服务企业的意识,要有改善营商环境的举措。”谢汉通希望随着“智慧海关”建设,越来越快速便捷的海关服务措施对企业“零打扰”,营造更好的通关体验,海关监管将实现以无形胜有形。

来源:海关发布

编辑:黄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