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西村:引人才抓机遇 “天下第一村”改革再出发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编辑:向宏鑫 2018-11-25 15:34:31
时刻新闻
—分享—

华西村。

  红网时刻记者 陈宗昊 江苏报道

  “华西是吃‘改革饭’长大的。11月13日,当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接受“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全国新闻界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江苏行采访团的采访时如是说。

  1978年华西全村交税28.18万,2017年底交税13.56亿,增长了4811倍。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1978年的220元,增长到现在9.05万元,增长了410倍,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村”。

  吴协恩说,从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到新世纪“育人”。

  如果说老“华西人”创造了曾经的辉煌,那么,新“华西人”则在为未来的发展努力奋斗。2017年华西村推行的三大改革中,用人改革排名首位。

  吴协恩列举了一组数字:如今,华西村企业高管中39%、中层干部中59%、员工队伍中超过92%都来自五湖四海。

  改革中,华西村通过规范竞聘、同工同酬、定岗定薪,让人员没有内外之分、让制度彰显公平公正、让大家得到一视同仁,把“合适的人请上车,到站的人开心下车,坐错的人换辆车”作为引才的依据;把“以人为本,一个萝卜一个坑”作为用人的原则;把“不是少数人监督多数人,而是多数人监督少数人”作为考核的标准。

  为了培养人才,华西村不仅将干部送到国门之外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更有计划有目的地送到西藏、青海、贵州等不发达地区“充电”。

  同时,通过建立村民、职工评议党员干部制度,华西村每年采取自下而上的无记名投票方式,对全村185名村干部和企业高管进行民主测评。

  吴协恩说,随着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人才吸引政策,他一开始真有点急了,但是冷静之后他认为,真正吸引人才的不是金钱、房子、待遇,“而是服务与担当”。

  所谓“服务”,是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所谓“担当”,就是要给他们成长空间、给他们创业环境、给他们施展平台,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曲折的时候,要为他们“遮风挡雨”,哪怕有的时候他们出现一点失误和差错,也要容错。

  华西推行的“期权制”“合伙人制”,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

  用人制度理顺了,抓住机遇谋发展是华西村40年来不变的坚守。

  吴协恩说,华西现在就是“改革开放再出发”,不出发,什么也没有;不“再出发”,已经有的也一样会失去。

  多年来,华西村有计划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陆续关停普线、带钢、棒材,以及华强特钢等10家能耗高、效率低的企业。钢铁部分去产能150万吨,相当于原有产能的三分之一。同时关掉了两家热电厂,每年减少原煤消耗21万吨。从2013年到现在,华西用于冶金、化纤、棉纺,以及海运、海工等企业的技改资金,累计已达18.74亿元。今年1至10月份,华西完成可用资金比去年同期增7.61%,比任务数增11.09%,上交税金比去年同期增32.21%。

  他介绍,现在华西村的经济建设围绕“三句话”做文章:一是宁做小池里的大鱼,不做大池里的小鱼;二是不以华西为世界,而以世界为华西;三是打造传统产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三轮驱动”。

  如今,华西的产业从东到西、漂洋过海,已经做到了全国和国外。到云南开采大理石,到重庆、湖北建设农商城,到波斯湾开展海洋工程,到日本学种大米,通过“产业+资本+人才”的模式,转型、提升两个举措同步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一起抓。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编辑:向宏鑫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ontent/2018/11/25/477682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