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盂县煤企跳出煤炭谋新生:采空区治理焕发产业价值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新锁 编辑:周怡琳 实习编辑 唐伊虹 2018-08-31 11:00:32
时刻新闻
—分享—

  中新网阳泉8月31日电 (记者 李新锁)30日,在山西产煤大县——阳泉盂县,一处建立在采煤沉陷区之上的生态园整装迎客。从煤矿采空区到生态旅游区,改变的背后是煤炭大省山西产业转型、资源观更新的努力。

  当天,盂县华北奕丰生态园内,小雨淅沥、游人穿梭。站在高处四望,目力所及皆被绿色掩映,而在几年前,这片土地曾遭受过地表塌陷、生态破坏之苦,从事煤炭开采的产业工人也曾遭遇过煤炭寒潮带来的彻骨失落。

  侯吉全曾是盂县当地煤炭国企——晋盂煤业集团旗下石店煤业的一名矿工。遥想当年,煤炭行业的兴旺、国企职工的身份荣耀,曾给年轻的侯吉全带来过巨大的满足感。不过,在山西煤炭几轮跌宕起伏的颠簸中,侯吉全们也承受着失落、痛苦。

  痛苦过后,跳出煤炭谋新生逐渐成为各界共识。

  高龄煤矿经历产业起伏

  侯吉全说,他所在的石店煤业始建于1952年,是当地建矿最早的煤炭企业。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石店煤业乌金滚滚。按照“靠山吃山”的逻辑,这家煤企开足马力,沿着煤炭产业链条延伸布局。

  据介绍,上世纪末,石店煤业曾经建立了以采煤——洗煤——炼焦——炼镁等为一体的工业经济循环链条。这种产业模式一度成为产业标杆,但危机也是如影随意。

  2008年以来,随着主焦煤坑口关闭,这家企业的循环经济链条被迫中断。此后,受经济危机影响,大批员工下岗,企业发展陷入困顿。

  侯吉全说,2009年,当地主焦煤资源枯竭,原有的循环经济链条难以维系。企业因此被“卡了脖子”、负债累累,洗煤、炼焦、金属镁等链条产业工人700余人下岗。

  回想往事,侯吉全说,从令人羡慕的国企职工一下变成下岗失业人员,这种变化让大家深感失落。更大的问题是,出路何在?

  实际上,在山西,类似的起伏并非偶然。上世纪90年代、2008年、2013年等多个煤炭周期中,石店煤业经历了几轮起起伏伏。

  痛定思痛,“产业单一”“资源枯竭”成为众人无法回避的困境。

  跳出煤炭思维谋新生

  对此,盂县石店煤业董事长张志生表示,煤炭开采多年,必然会影响当地生态。地表塌陷、村民不满;生态破坏,企业也很痛心。其症结在于,在几十年的惯性思维支配下,大家总是在煤炭圈里打转,忽视了煤炭以外的资源、世界。

  2010年前后,地处石店煤业煤田范围内的盂县郭家坪等几个村子土地塌陷严重,几成采空区。尽管企业每年照例补偿,但终难解决根本问题。

  一面是大批下岗职工,一面是采煤沉陷区的民生、生态难题。重压之下,石店煤业果断启动整村搬迁、采空区治理,涉足生态造林、休闲农业领域。

  2009年,石店煤业召回下岗员工700余人,组建金地公司,从此开始从“地下到地上”“从采煤到播绿”的转变。2010年,700余名煤矿工人脱下工装,背上器械,走进荒山秃岭的盂县东寨。

  彼时,这里山石破碎、植被稀疏。从煤矿工人到造林先锋,适应了新身份的国企职工凿石挖坑、下山取土、上山植树。短短数年,盂县东寨的山沟荒坡已从一片荒山变成满眼绿色。在此基础上,2014年,石店煤业在前述采空区搬迁、治理的基础上,投资建设华北奕丰生态园,并进入山西省级转型综改重大项目序列。

  30日,在郭家坪新村,居民楼整洁大方,楼前屋后的街巷干干净净。小区一角,幼儿园、小学配套齐全。在楼下空地上,休息闲聊的老人神态安详、追逐打闹的孩童笑声连连。

  郭家坪村委会主任李珍会说,从采空区搬到此地,村民的生活环境、水平都有很大提升。石店煤业集中流转村民土地,同时吸纳适龄人员到企业就业,较好地解决了煤炭采空区矛盾。

  目前,在规划面积1.35万亩生态园范围内,石店煤业已经完成大部地区的采空区治理、生态修复,后续的治理仍在继续。

  张志生说,目前,现代农业区、生物质能源区、生态观光区等相关业态仍在布局。

  在煤炭行业工作了30年,张志生说,他对煤炭行业感情深厚,但煤炭寒潮和产业升级倒逼我们重新审视资源观。在采空区范围修复生态、布局新兴产业,生态价值得到焕发。从煤炭行业分流的职工也在新行业中找到位置。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新锁

编辑:周怡琳 实习编辑 唐伊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