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院士解读防涝良方“海绵城市”究竟是个啥?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何冰 2017-08-03 07:57:31
时刻新闻
—分享—

  院士解读防涝良方“海绵城市”究竟是个啥?

  入夏以来,暴雨突袭致使全国不少城市陷入“看海”窘境,而“海绵城市”被看作是城市防治涝灾的“一贴良方”。“海绵城市”会成为未来城市新常态吗?建设海绵城市的造价究竟有多高?为此,新华网专访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

  精彩观点

  海绵城市是什么?将解决哪些难题?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对雨水进行吸纳与释放,让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时具有良好的“弹性”。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对雨水进行吸纳与释放,让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时具有良好的“弹性”。

  海绵城市应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确保社会水循环能够与自然水循环相互贯通,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和灰色基础设施协同发挥“海绵”作用。“海绵城市建设”实际上是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整治范畴。它重点解决我们国家当前面临的城市涝灾与城市水环境恶化等难题,同时也将实现地表水、污水、生态用水、自然降水、地下水等资源的统筹管理、保护与利用,以及缓解热岛效应、提供宜居环境等一系列目标与愿景。

  建设能彻底杜绝城市内涝的海绵城市还需多久?

  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需要循序渐进。

  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需要循序渐进。

  海绵城市所针对的内涝问题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对流域降雨超过自然土壤的吸纳能力所形成的大江大河水位上涨从而导致的洪涝灾害,海绵城市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缓解,这是由于城市建成区占流域总面积较低,可提供调蓄容积有限等原因造成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需要循序渐进,方可达到长效保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提出的“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未来的城市内涝频次会得到极大幅度地削减。

  是否所有城市都适合建海绵城市?

  所有城市都需要按海绵城市理念来建设和改造,但并非所有城市都按照同一个标准来建设。

  所有城市都需要按海绵城市理念来建设和改造,但并非所有城市都按照同一个标准来建设。

  不同区域构建海绵城市的关键问题不同,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如何识别一个城市的主要症结所在,而后有所侧重、因地制宜地去构建适合该城市的“弹性”。例如,湖南省常德市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就针对黑臭水体、生态退化、棚户人居环境差、水文化流失等问题,统筹实施5大重点工程,包括水系连通活水工程、绿化截污净水工程、道路小区蓄水工程等,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和系统化治理,最终实现城市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与水文化的全面提升,除此之外常德市还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建设发展紧密结合,提升城市品质与价值,实现经济长效、良性发展。

  海绵城市的造价真的很高吗?

  未考虑海绵城市的系统性和经济效益,容易造成误估。

  未考虑海绵城市的系统性和经济效益,容易造成误估。

  目前有人说“海绵城市建设是个‘烧钱’的事”,一方面是因为城市中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有欠帐,需要完善,如有些城市截污工程欠缺;另一方面仅看到系统中的一个点的投资,而未看到系统效益和城市整体水安全、水生态环境改善。未考虑海绵城市的系统性和经济效益,仅将所有成本推算到“海绵体”建设上,容易造成误估。

  海绵城市能否成为未来城市新常态?

  海绵城市是解决当下城市病的良方,也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契机。

  海绵城市是解决当下城市病的良方,也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契机。

  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弊病,尤其基础设施“欠账”较为严重,海绵城市是解决当下城市病的良方,也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契机。同时海绵城市建设也是改善城市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惠民工程,亦将成为未来城市新常态,但海绵城市建设仍需要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并稳步前进。海绵城市的效益方面,具体来说,应该是长期且多方面的。首先,通过绿色设施构建、生态修复等举措来恢复城市生态、提升环境质量,从而实现综合生态环境效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其次,社会效益方面,海绵城市将在打造宜居城市环境、恢复与重建水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外海绵城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和配套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途径,那么势必会拉动相应的产业链条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并助推相关多个领域的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