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节假期的坚守--带你走近“最熟悉的陌生人”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晓洁、钟雅、丁静 编辑:周怡琳 2017-01-28 10:02:02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 题:春节假期的坚守--带你走近“最熟悉的陌生人”

  新华社记者王晓洁、钟雅、丁静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然而,每年春节,都有一批“互联网小哥”不能回家,他们留在大城市,为人们送快递、开专车……他们的奋斗,让大家的春节更方便。

  由于“互联网小哥”的工作大多非常辛苦,因此,在这些行业里男性从业者偏多。在大城市春节冷清的街道上,经常能够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是我们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

  快递小哥的第6个春节:补贴家用留京加班

  晚上10点,京东快递员闫勇回到他不到10平方米的出租屋,烧了热水,在盆里浸泡手上的冻疮。春节期间,京东不打烊,闫勇决定独自在北京奋斗。

  “有一天特别冷,当天就长了冻疮。一到暖和的地方,手上就钻心地痒痒,想挠不敢挠。晚上泡一下,感觉好多了。”闫勇说。

  闫勇脱下鞋,拿出被脚汗浸湿的鞋垫,换上媳妇寄来的新鞋垫。虽然天气寒冷,他被冻得直流鼻涕,但由于活动量大,汗水还是会浸透鞋垫和袜子,因此必须每天都清洗鞋垫、袜子,屋子里晾了一大溜。

  “鞋垫是我爱人亲手织的,她把两双鞋垫弄一块儿,更吸汗。最近又给我做了5双,快递过来。”闫勇说。一提到远在四川成都金堂县能干的媳妇,他自豪地笑了。

  42岁的闫勇做京东快递员已经5年多了,这是他第6个不回家的春节。闫勇说,北京到成都的机票太贵,坐火车的话来回4天,不如留在北京挣钱。京东在春节期间给留京的员工发放了数千元的“大礼包”,鼓励员工把孩子接到北京过年。但闫勇的妻子要在老家照顾父母,不便来京,他决定独自留京拼搏。

  每年春节,闫勇都比平时更忙,从早上9点忙到晚上10点是常事,每天都要送100多单。他形容自己像“被狗撵的兔子”:“手里活不断,电话不停,后面还有人催着你。”

  闫勇住的平房月租600元,没有暖气。为了攒钱,他每月的花费加上房租才2000元出头。睡前,他一般先加热好电热毯,再捂上被子。北京最冷的时候,他要盖上三层被子。日子苦点,但每当他想到父母和妻儿住在他买的县城新房里,还有空调,心里就无比满足。

  孤独比寒冷更难熬。每当闫勇听到鞭炮声,总会觉得“这是别人的春节。”

  闫勇经常给父母网购商品。最近,他买了一盒智利车厘子寄回老家,想让老人尝尝鲜。

  “我跟父母说,你们再等我10年,我陪你们游山玩水。可是,他们已经70多岁了,再等10年……”说到这里,闫勇哭了。

  闫勇的新年愿望是被公司调回四川老家:“能跟家里人在一起,就是天堂一样的美事了。我一定陪两个孩子学习,把他们的成绩搞上去。”

  “80后”代驾司机:攒钱买车,珍惜点滴感动

  腊月二十九这天,凌晨2点,代驾司机赵海成走进空无一人的出租房,心里一阵难受。不过,他很快调整好心情,上床休息。这算是下班比较早的一天。

  30岁的赵海成干代驾司机这一行一年半了,来自河北张家口的他春节独自留京,让妻儿回老家过年。妻子张新莹很理解他:“多挣点儿钱。春节代驾司机少,但是活儿多,价格上浮。平时一天接5单,过年的时候就能接8单到10单。”

  代驾司机的工作昼伏夜出,过的是“美国时间”,赵海成有时凌晨四五点到家,第二天中午才能醒来,周末也常常出去工作。6岁的儿子总抱怨爸爸不陪他玩。

  赵海成对此也感到遗憾。春节期间,每天中午醒来,他都会跟儿子视频通话。

  儿子总问他:“爸爸你今天开什么车啦?”不论他回答什么车,孩子都会说:“真棒!”如今,儿子已经认识了不少汽车标志了。

  赵海成代驾开过的车中,不乏天价顶级座驾,但他至今还没买车。他的新年愿望,就是在老家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来京10多年来,赵海成送过报纸、修过汽车、干过农活儿,他最喜欢的还是代驾这个职业。

  “互联网太牛了,如果让我形容,就是两个字:‘强大’。”赵海成说,得益于互联网,自己才能拿到这么高的工资。如今,他在e代驾的月收入有七八千元。家人非常支持,妻子常常夜里起来给他做饭。

  工作中,赵海成最害怕遇到醉酒或是不讲理的客人。有一次,客人醉酒后在车上睡着了,怎么也叫不醒。于是,他把车停在路边,拿出自己常备的毛巾和矿泉水,用毛巾蘸水擦客人的脸,让他尽快清醒过来。有时,客人实在醒不来,赵海成只能干等着客人的手机响起,让电话那头的家人或朋友指路、把车子开到目的地。

  虽然代驾的工作辛苦,但也有暖心的事。

  “有一次,客人喝多了,脾气不好。我没说什么,正常把客人送到家。结果第二天早上,客人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向我道歉,说希望我谅解他。当时我内心是有点‘小兴奋’的,感觉做的一切都值了。”赵海成笑着说。

  赵海成偶尔会感到孤独。3个月前的一个夜晚,他在朝阳门附近载客人回房山。到目的地时,已是凌晨1点多,没有回城的车了。

  “当时天很冷,地方又偏,路上没行人,车也少,心里不是滋味。我骑了40多分钟才到六里桥,到家快4点了。我当时想的都是家里人,家里人幸福我就幸福了。”赵海成说。

  “滴滴”接单冠军:“1750万分之20”的荣耀

  55岁的张来福是“滴滴”出行平台的专车司机,他给自己放的春节假期不到两天。他说,已经习惯了专车司机的生活,春节正是挣钱的好时机。

  作为全国“滴滴”专车接单数量的冠军,张来福享有“1750万分之20”的荣耀——在1750万人的“滴滴”网约车司机中,他被公司评为全国表现最优秀的20位司机之一。

  张来福看上去年轻、精神,每天西装革履地开始一天工作。“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是他的追求。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张来福一直在“找事做”。在北京,张来福曾经干过餐馆服务员、汽车修理,都觉得不如意。

  “有一次听朋友提到‘滴滴’公司,我决定试试。”张来福说。从2015年1月10日正式注册专车司机到现在,张来福一共接了11000多单。

  张来福很满意自己的收入。2014年和2015年,赶上出行软件“烧钱”抢市场,那段时间他一个月最多挣26000元。随着2016年补贴力度减弱,现在月收入降到1万元出头。

  “互联网彻底改变了我。”张来福感慨。他说,开专车不仅让他挣了钱,也打开了视野。现在,他接触的乘客来自天南海北,从事各行各业,和他们聊天,也拉近了他和这座城市的心理距离。

  如今,张来福收入稳定。他在北京买了车和房,每天早上6点半开车送女儿上班,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妻子在天津照顾父母。对于职业前景,张来福并不彷徨:“无论如何,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嘛,机会很多,总能谋个事干。”

  “互联网小哥”崛起的背后,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O2O”“B2C”“人工智能”“融资”“估值”……这些“高大上”概念的另一端,是无数“互联网小哥”的奋斗、拼搏和坚守。(参与实习生张武军、王广燕、陈旭)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晓洁、钟雅、丁静

编辑:周怡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