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自驾西藏20天(4)千年盐田渗出的阳光与风

来源:红网 作者:周逸峰 编辑:彭笑予 2016-09-30 19:25:12
时刻新闻
—分享—

澜沧江峡谷谷底的数千块盐田,层层叠叠,十分美丽壮观。

澜沧江一边的盐是红色的,另一边是白色的。

经年累月的使用后,盐水渗过木料,凝结成一层厚厚的晶体。

芒康纳西民族乡加达村的村民说,天气好三四天就能晒出来,天气不好就泡汤了。每天要挑着五六十斤重的卤水来来回回走数百趟,许多年轻人不愿再做这个,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

背着茶和盐的古道背夫,在历史长河之中,仿佛一粒粒尘埃。(翻拍)

古道渡江溜索(翻拍)

  9月,我随同“重走南方丝绸之路穿越喜马拉雅”自驾车队游历西藏、尼泊尔20天时间,回来后梳理了自己的相机。西藏的古与今、景与人、峰与湖、神与俗、灵与肉……相信能打动你的心扉。

  “先长犄角还是先长耳朵,先吃酥油还是先吃盐巴。”这是藏族人常说的一句谚语,第一层意思是表明自己比别人大;另一层意思表达了酥油和盐巴的重要性,藏族人每天都离不开喝酥油茶,茶必得配着盐,在藏族日常生活中食用盐与酥油一样重要。

  芒康,地处川、滇、藏三省区交汇处,一颗散发着璀璨光芒的雪域明珠,藏语意为“善妙之地”。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区域。川藏公路(国道318线)和滇藏公路(214线)穿越芒康,并在县城交汇。

  这里是茶马古道进入西藏的第一站。而千年盐田的存在,展示着古代先民们在世界屋脊上的智慧和光芒。

  盐井盐田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世界上唯一完整保持最原始的人工晒盐方式的地方,并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称为“阳光与风的杰作”。

  在沿江两岸近500米的狭长地带,绵延分布着从江边排列到山上的数千块盐田,登高俯瞰,盐井热气腾腾,盐田银光闪烁,二者与湛蓝的澜沧江水和漫山遍野的花草树木相互映衬,美不胜收。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到制盐的全过程,还可以看到独特而原始的勤劳、朴实的盐民以及纯朴的民俗。

  相传,在吐蕃时期以前,盐井就有晒盐的历史。在广阔的雪域大地,芒康岗是产食盐的地方,以盛产藏盐闻名远扬。又据汉文历史考证,盐井在唐朝以前就有晒盐的历史,世界盐业史上无从查找盐井式的晒盐方式,盐井盐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盐田。

  盐井所产的盐还有些独特之处。澜沧江两岸,西岸地势低缓,盐田较宽,所产的盐为淡红色,因采盐高峰期多在3月至5月桃花绽放的时节,俗称“桃花盐”,又名红盐;江东地势较窄,盐田不成块,一处一处的,但产的盐却是纯白色,称为白盐。

  红盐和白盐的颜色与土质有关。红盐产量高,但价格低;白盐多在江东高地筑田晒盐,量少,但价格较贵。世代采盐的盐井人最怕阴雨连绵的天气,因为日照不足,出盐极慢且少,还容易出现水患冲毁盐田的现象。洪水季节,卤井会被淹没甚至掩埋。现在,昌都地区准备将这里辟为“盐井盐田博物馆”,予以保护。

  历史上,盐属于紧俏货物,受到政府严密控制,为了争夺产盐地,常常会引发地方战争,成为战争导火线。

  在明朝年代,格萨尔王与纳西族民众为争夺盐井盐田发生过一场战争。现在,藏区流传的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之部《羌岭之战》,便是以此次藏族与纳西族争盐之战作为原型的创作。

  羌岭争盐之战最后格萨尔王战胜纳西族,占领了盐井,活捉了纳西族率部长官的儿子友拉。友拉后来成为了格萨尔王的骨干大臣,格萨尔王高兴之下把盐田奖赏给了友拉,其他坚守盐田的士兵们世代沿袭变成了今天在盐井制盐的纳西族盐民,盐民们为了不让祖先的手艺失传,一直到现在还都保留着最古老、最原始的制盐生产方式。

  地壳运动的解释是,由于欧亚板块被印度板块强烈挤压,青藏高原不断升起林立雪山,高原的气候也越来越干旱。高原上的湖泊在强烈的日照下不断蒸发,盐分越积越多,直到完全变成一片盐壳。后来又经地质变化,岩层扭曲,盐壳被深埋在地下。当岩层断裂,地下温泉溶解了地层中的盐,在澜沧江两岸卤水自然泉涌形成盐井,江两岸井内的卤水丰富,居住在澜沧江两岸的勤劳智慧的藏族、纳西族利用大自然恩赐的卤水制盐,远近闻名的藏盐就在盐井诞生了。

  阳光与风在前,在澜沧江的涛声中,我们离开了盐井,我们只是千年盐井的匆匆过客。澜沧江滔滔不绝的流水,似横亘千年的生命线,永不枯竭。

  文图/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周逸峰

来源:红网

作者:周逸峰

编辑:彭笑予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2016/09/30/434979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