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玩冰雪”,东北经济新现象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春雨、李建平、许正 编辑:何冰 2016-01-30 00:49:17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社哈尔滨1月29日电 题:“玩冰雪”,东北经济新现象

  新华社记者王春雨、李建平、许正

  “冰雪大世界太炫了”“雪乡太美了”“天越冷人越多”,在超级寒潮席卷大江南北的时候,从天南地北蜂拥而至的游客却在极寒的林海雪原发出赞叹。

  冬季旅游,改变了东北当地人“猫冬”的习惯,给东北三省相关产业注入了生机。一个月前,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而今,以创新和结构调整为指向的东北冰雪经济,正成为东北经济新现象。

  透骨的冷中蕴藏着财富

  气温:约-30℃;位置:北纬45度、松花江畔;天气:小雪。

  这样“冰爽”的环境,你敢约吗?

  “哗——”一个漂亮的鱼跃,温州小伙子余乃胜跳入零摄氏度松花江中,激起的点点水花瞬间凝固成冰碴,引来一片相机咔嚓声和欢呼惊叹声。

  “倍爽!”余乃胜向江边的观众大声喊。

  夜幕降临,与冬泳场地一江之隔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始热闹起来。这处冰雪王国内到处是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的冰雪艺术作品,不同肤色的人们仿佛沉浸在童话世界中,嬉笑声、感叹声在园区上空飘荡。

  在游客的喧闹声中,冰封的林海雪原醒了。

  从“最早迎接太阳”的抚远到“神州北极”漠河,从林区大小兴安岭到现代化大农业的垦区,从驰骋于“白山”间的鄂伦春族到渔猎于“黑水”上的赫哲族,“冰雪旋风”所到之处,都可见梦幻般的冰情雪韵。

  数据显示,去年黑龙江省新增外省手机漫游用户数7193.3万户,增长31.2%;省外银行卡在省内交易额1651.3亿元,增长50.1%;哈尔滨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4.8%。

  “火车一票难求,宾馆一床难求,哈尔滨太火了。”广东佛山游客莫小华说。

  以冰雪旅游为代表的“冰雪产业”快速崛起,让经受油价大幅下跌、煤价持续下降、玉米临储价格下调、天然林商业采伐全面停止等经济“严冬”考验的东北闪现了新亮点。

  有关专家认为,产品创新、结构调整是冰雪经济的两大标签。

  由经营木头转身经营生态,雪灾变身“雪花银”,“中国雪乡”的发展理念和模式与这一理念不谋而合。被誉为“中国雪乡”的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是传统林区,1999年因林木资源减少提出围绕“雪大、雪厚”发展旅游业。

  “当时几乎没有人赞成。”有30多年工龄的双峰林场老职工樊兆义回忆说。尽管职工不看好,但雪期长达6个月,积雪可达2米,自然形成的雪帘、雪蘑菇,加上小木屋、雪松,犹如童话世界的雪乡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樊兆义也从最初的观望,到主动办起家庭旅店,年收入从五六千元发展到三四十万元。

  冬泳、冬捕、冬钓,滑冰、滑雪、泡温泉,冰火锅、冰糖葫芦、冰啤酒、冰棍,冰上杂技、皮草秀、冰雪音乐演出,从事种粮、伐木、采矿等传统产业的黑龙江人,把冰雪“玩坏了”,演绎成为融旅游、文化、时尚等多领域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活动,塑造了“东北新现象”。

  为放大冰雪旅游的“蝴蝶效应”,东北三省各级政府部门也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支持。头戴“冰雪之冠”的黑龙江、“冬季邀您来玩雪”的吉林、一边“嬉冰雪”一边“泡温泉”的辽宁,在这个“经济寒冬”里紧拥冰雪经济。

  玩冰雪,国外也开始抢中国的“蛋糕”

  冰雪经济数据红火的背后也有困惑:看冰雪究竟“哪家强”?玩高山滑雪去亚布力还是长白山?黑龙江的“雪乡”和吉林的“雪村”有什么区别?

  福建游客李红丽在吉林、黑龙江等地游玩了几天后感叹,第一眼看到冰雕、雾凇感到十分兴奋,但各个景区的主打产品都是这些,就有点“审美疲劳”。她说:“除了热炕头、二人转、拍照片等之外,希望能有更多值得‘留下’甚至再来的理由。”

  滑雪胜地亚布力曾是我国滑雪产业的“领军者”。近年来,吉林长白山等地的滑雪场也异军突起,让这个昔日国内滑雪界“老大”的地位受到挑战。

  业内人士分析,东北的冰雪旅游,没有项目的“眼红”,纷纷上项目,有了项目的面临同质化竞争。

  “我们现在感觉压力很大”,哈尔滨冰灯游园会的承办方哈尔滨冰博中心副主任付杰说,现在国内其他地区也搞起了冰雕雪景,冰灯游园会这一“老字号”面临新秀严峻挑战。

  近年来日本、韩国甚至北欧的冰雪旅游也“瞄准”了我国市场。这些地区在体验性消费的服务、管理上更胜一筹,吸引大量中高端游客,倒逼东北地区以供给侧结构改革思维推进冰雪旅游发展。

  还有多少需求待满足?

  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把昔日“冷资源”发展为“热产业”。

  黑龙江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张贵海认为,旅游业带动性强、乘数效应大、综合效益高,是既有国内总需求增长空间、黑龙江又有供给优势的产业领域。依托整体性生态化发展旅游业,能够突破全省自身的需求约束。

  眼下既是产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产品提档升级的机遇期。面对“冰雪”究竟咋“玩”好等新问题,哈尔滨市社科院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王晶认为,东北冰雪产业应该“抱团取暖”抵御“经济之寒”,加强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增强产品创新、提高服务质量。

  业内人士建议,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东北应该形成合力加强创新,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双管齐下,加大对中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把我们的游客留在国内。

  有关专家认为,东北地区应发掘各地冰雪经济的差异化优势,引入合理竞争合作机制,增强旅游产品丰富性和参与性,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和整体竞争力。

  “深度挖掘冰雪文化内涵也是冰雪旅游向纵深发展的方向之一。”王晶说,冰雪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塑造应摆脱当前文化符号的“简单嫁接”,注重冰雪产业相关文创产品开发,打造文创产业链,进一步拉动冰雪经济增长。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春雨、李建平、许正

编辑:何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