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思杰:做有良知的记者,拍有温度的新闻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原创稿" 作者:高思杰 编辑:高芹 实习生 李柯影 2015-12-21 15:28:05
时刻新闻
—分享—

  高思杰工作照

  ————高思杰寄语签名————————————————————

  ————人物档案————————————————————

  高思杰,男,1973年11月生人,汉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主任记者,阜阳广播电视台外宣科副科长。

  1991年8月至1993年7月在阜南县朱寨镇小肖中学教学。1993年9月至1995年8月在阜阳教育学院中文系脱产学习。1995年9月至1997年7月在阜阳师范学院成教院中文系脱产学习。1997年7月至2001年12月在阜阳有线电视台工作,担任记者。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在阜阳电视台工作,先后担任记者、外宣组长、新闻中心副主任、对外宣传部主任。2010年6月至今在阜阳广播电视台工作,担任对外宣传部负责人、外宣科副科长。

  从事电视新闻宣传工作18年来,每年在各级台累积发稿600多条,其中央视、省台发稿200多条,最多的年份达300多条,含央视《新闻联播》汇编头条6条。新闻作品、论文72次获省市级新闻奖。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业务论文14篇。荣获“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好人”、“首届安徽省道德模范”、“第八届安徽省优秀青年”、“第十二届安徽青年五四奖章”、“安徽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拔尖人才”、“第二届安徽省十佳青年新闻工作者”、“安徽省电视宣传先进个人”、“第四届阜阳市十大杰出青年”、“阜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38项。曾作为全国地市级唯一一名基层记者参加首届全国广电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今年以来,先后被安徽省、阜阳市作为重大宣传、学习典型推出。

  ————独家专访————————————————————

  记者:在您从事新闻工作的18年中,每天都要承担大量的报道任务,您牺牲这么多个人时间,一心全扑在工作上。请谈谈您是如何理解所从事的新闻工作的?是什么力量让您如此热爱这份工作?

  高思杰:我觉得新闻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们生产的产品既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产品,与社会生产其它领域的产品比较,新闻产品应该是“动态的”,会产生一种力量。因此,新闻工作具有前瞻、建设、引领、推动作用,新闻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我出生在淮河人工支流小润河沿岸。我们那里外水内涝不断,发展滞后。在我上初二的时候,我们村买回第一台电视机,五六百口人的大村庄,大家挤在一起看电视。那时,我个子小,挤在人堆里看不见,常常爬到树上、墙头上看电视,对“电视”充满了好奇感。有幸成为电视新闻记者后,我下定决心要把节目拍好,一则把小时候的“电视梦”续写完整,二则能多挣些稿费,改善生活条件,尽快把辛苦了一辈子的老母亲接到城里来住。后来,我拍摄、写作的稿件能够在省台、央视播出,而且越播越多时,我逐渐转变了认识,理解了这个岗位的重要性,增强了责任感、使命感,把自己的这个记者岗位和家乡阜阳的发展、和千余万父老乡亲的生活连在了一起。目标确定了,路子找准了,我感觉我所有的潜能全部被激发调动起来了,奔跑也就成了生活的常态。而且,为了区域发展而奔跑起来之后,我感觉内心尤为充实、尤为幸福。

  记者:在以往的报道中,您曾用一句话诠释自己,就是“干好本职,守住本分,保持本色。”在工作中,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为什么?

  高思杰:当了18年记者,印象深刻的事有很多很多。地处黄淮平原南端、沿淮淮北的阜阳,是安徽粮食主产区,人口多、底子薄,属相对欠发达地区。春运、淮河防汛抗洪、粮食生产是阜阳三个最重要的新闻报道版块。除去粮食生产之外,印象最深的有两个方面,从我的两篇采访感受文章中也可以体现出来。

  一篇是《水也滔滔,情也滔滔——赴阜南县濛洼蓄洪区采访侧记》。这些年,我全程参加了2次淮河特大洪水4次淮河大洪峰的防汛抗洪抢险报道,在肆虐的洪水中“趟”出了很多新闻。同时,也见证了受灾群众从困苦到安稳、防汛形势从危险到稳固的转变,而所有变化的背后是国家实力的增强、服务群众理念的增强。我采制的《总理承诺高兑现》《救灾公示暖民心》等一大批稿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另一篇是《轮子上的旋律——走进阜阳火车站春运》。从肩头后背上的铺盖卷、蛇皮袋到身上手头的西装、手机、拉杆箱,从挤坐在广场上、雪地里等车的满面愁容到进站无风雨、高峰无滞留时绽放的笑容,一年又一年的春运报道,让我逐渐感受到蕴藏在火车站、民工潮中的旋律,那就是:咕咕噜噜的拉杆箱小轮子、塔塔塔塔行进的火车铁轮、跨越时空飞速旋转的时代巨轮发出的和弦。当我的镜头把这一切定格成永恒时,国家强盛、百姓共享深深地烙在我的印象中,动听的旋律、前行的身影、灿烂的笑脸……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记者:“非典”期间,在别人都害怕的时候您却主动请缨义无反顾走进了隔离病房,连续40多天跟踪采访,报道了从发生疫情到取得抗击“非典”阶段性胜利的全过程。不仅如此,在日常工作的点滴中,您在一线每天都要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接触不同的人,在您心中,您是如何看待这些采访对象的?

  高思杰:忙碌中体现友善,奔波中展示自强,坚守中传递感动,平凡中蕴藏伟大,这就是我对身边的父老乡亲、我的采访的印象。抗击“非典”,阜阳医务工作者毅然决然走进一线,扛起了职责担当;抗洪救灾,阜阳人打开“大门”,把洪水引入自己家园,保卫上下游安全,顶起了牺牲奉献;春运高峰,阜阳爱心汇聚,免费“接您回家”,连接起了关爱和谐;粮食安全,阜阳农民勤耕不辍,筑起了“江淮粮仓”……阜阳人淳朴、友善、奉献、大气、自强、奋进,铸就了“王家坝精神”、“农民工精神”,展示出好人群像。行走在他们中间,我深受感动、教育、激励,必须尽最大努力拍好、写好、传递好他们的精神。

  记者:在家家团圆的除夕夜,您却只身一人在采访中度过,在日常的生活中,您也少有时间陪伴家人。对家人您有没有愧疚?您是如何平衡这种愧疚的?

  高思杰:有,很深很深的愧疚。

  平衡,怎么说呢。对老母亲,我本来以为把老人家接过来是我照顾她。2007年参加首届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时,央视《讲述》栏目前来拍了个小片,其中有老母亲一段采访。到央视演播厅走场时看到老母亲和记者的对话,我才知道,原来她一直住在我家而没有去哥哥姐姐家,是担心我能不能按时吃上饭,她一直在默默照顾我,我当时躲在舞台边上流了很多眼泪。

  对我爱人,这么些年只是在一次出差时,在别人提醒下给她买过一条薄裙子,她穿了很多年也舍不得扔。偶尔能陪她逛一次街,常常是接个电话扔下她就去了采访现场。有几次周末我让她跟我一起去台里加班,告诉她传完片子就可以陪她逛街了,她帮着我抄同期声,一干就干到下午三四点钟。结婚纪念日、生日等重要的日子我都记不住,有时忽然想起来,几十天都过去了。

  对我女儿,我有着无法言说的悲痛。孩子从出生到上幼儿园是我老母亲带大的。小学一到五年级就把她送到了岳母家,虽然离我们家只有四站路,我却因为工作太忙,常常好几十天去不了一次。孩子写给我们的几百封信(保存下来的有60封)中写满了思念、提醒和祝福。孩子学会打电话后,在电话中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爸爸,我可以去你家吗?我能去你家看看吗?”我对女儿的记忆有这样几个片段:女儿刚满周岁得了秋季腹泻,好多天不能喝牛奶,只能喝点很稀的米粥,我和爱人一起带女儿去医院打点滴,女孩的针刚刚扎在头皮上,我便打的去了王家坝闸爆破重建现场采访。女儿四岁左右的一个星期天,母亲回老家走亲戚,爱人加班,我一个人在家带女儿。上午十点左右,省台外宣部让我传输一条稿子,说央视当天要播出。我赶紧带着女儿去台里编辑、写稿、传输。到了中午,女儿闹着要吃饭,我顾不上管她,一直在忙着赶稿子。传完文稿、图像已接近下午三点才想起女儿,而此时,女儿的泪水把衣服领子都浸湿了。女儿做过手术之后只说出过三个字“一”、“二”、“妈”。我给女儿擦拭眼角、鼻孔时,她抬起仅能动的扎着针的左手抚摸着我的脸……

  这些已经浸透我生命的疼痛、愧疚该怎样平衡呢?我只有尽心照顾母亲和岳父岳母,尽心陪伴爱人,把对孩子的思念转化成工作的动力,让我所有的亲人为我骄傲,这是安慰、是告慰,只有这样,我才能心安。

  记者:作为从事新闻工作近二十年的老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请您谈谈如何才能更好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高思杰:我是一名普通的基层记者,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所在的岗位虽然平凡,但使命却很光荣,责任很重大。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结合本职工作,做到:身处基层仰望全省全国,立足全国全省俯瞰基层,让笔墨跟着时代走,镜头围着百姓转,做有良知的记者,拍有温度的新闻。

  要“想”在前面。想党之所想,想人民之所想,把党的政策、群众的苦乐及时准确地宣传好、报道好。

  要“走”在前面。走好示范路,走好引领路,模范遵守党纲党纪,引领人民群众跟党走。

  要“干”在前面。干好自身工作,带领团队干事创业,用业绩说话,让实绩发声。

  要“公”在前面。公而忘私,先公后私,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把岗位职责、工作责任放在第一位,个人的利益永远放在国家集体利益之后。

  我觉得,这不仅适用于我这样的基层共产党员记者,也适用于所有的共产党员。

[NextPage]

  高思杰工作照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原创稿"

作者:高思杰

编辑:高芹 实习生 李柯影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