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寻访抗日根据地】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来源:光明网 编辑:于佳丽 2015-09-02 14:45:59
时刻新闻
—分享—

【寻访抗日根据地】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采访手记

  1940年,爱国华侨陈嘉庚以南侨总会主席的身份到延安访问,并向海外华侨发出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疾呼。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光明网记者寻访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追述过往,感知中国的希望为何在延安。

  从西安出发,搭乘和谐号动车组,穿过一个又一个山洞隧道,终于从广袤的关中平原来到了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延安。就是在这么一片贫瘠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用智慧和汗水,结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硕果。

  作为一座红色旅游城市,列车刚一到站,便感受到了革命圣地的气息。延安火车站是一座拥有陕北窑洞建筑和革命根据地时期风格的建筑,而站前广场上的立柱用浮雕的形式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战士英勇作战和军民团结生产的场景,并刻有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经典论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宝贵财富,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

【寻访抗日根据地】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杨家岭旧址毛泽东旧居生活场景 陈城摄

  曾经的延安不仅仅是陕甘宁边区首府、抗日战争的最重要根据地,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心脏。中共中央在延安办公长达十三年,在延安也留下了不少值得怀念和体会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的旧址。正值暑期,延安城内各革命旧址人头攒动。光明网记者随机查看了旅游车车牌,“陕A”、“甘P”、“豫R”、“川A”、“新B”……全国各地民众自发来到延安旅游,感受红色文化,不仅是对圣地延安的向往,也是延安精神永垂不朽的最好印证。“我就是被延安精神鼓舞,想过来看看。延安精神是一种吃苦精神,有一种对党的忠诚信仰。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一个主心骨的作用,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思想,团结了群众,最终赢得了战争胜利。”来自陕西安康的游客告诉光明网记者。

  在杨家岭革命旧址,成群的游客跟随着专业讲解一一参观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曾经生活、战斗过的窑洞。在这其中,还出现了一群稚嫩的身影。“这个石桌,别看它普通,但是有着独特意义。这是1946年毛泽东同志接受美国记者安娜 路易斯 斯特朗采访的地方,并在这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来自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的少年志愿者们,每天都在这里为游客进行义务讲解。对于担任义务讲解员有何收获,高美枝小朋友兴奋地的对光明网记者说:“延安在我心中,是一个可以代表全中国的革命圣地。”而另一位讲解员刘欣扬说:“可以为游客讲解抗战历史,很荣幸。还可以学习很多的历史知识,认识自己的家乡。”

【寻访抗日根据地】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少年志愿讲解员 陈城摄

[NextPage]

  除了杨家岭,在枣园、王家坪、凤凰山等各处抗日革命根据地旧址都有满怀着崇敬之心,追寻延安精神的人们。有母亲指着展示牌,边教孩子认字,边讲解历史;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迫不及待地和五大书记雕塑合影;也有游客在简朴的窑洞里,久久停留在毛泽东书桌前,或许是在思索毛泽东是如何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写出了《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著作。

【寻访抗日根据地】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军校学员在七大会址现场教学 陈城摄

  “一二一,一二一,立定……”中共七大会址里,突然响起了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一群身着松枝绿常服的军校学员来到中央大礼堂,接受抗战精神和延安精神教育。“我们学校从1992年起,就开始和延安大学合作举办延安精神教育,每年的教育实践活动都给了学生很大的鼓舞和力量”,来自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管理大队学员王亮向光明网记者介绍他们的延安之行。学员靳雨晨在此次教育学习中体会到:“当兵的确很苦很累,但是想到革命先辈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努力革命,这种信仰,真的特别钦佩。所以既然穿起了这身军装,就得担起这份责任,我们一定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学员李志科感慨道:“中国共产党就是咱身体的大脑,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咱们就是一盘散沙,就无力抵抗日军侵略。”

【寻访抗日根据地】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抗战老兵刘玉吉 陈城摄

  此行最后,光明网记者走访了延安八一敬老院,看望抗战老战士。寻访的6位老人都曾参与过抗日战争,采访中,耄耋之年的老人依旧神采奕奕,声音洪亮地向记者述说了自己当年在抗战过程中的事迹,以及受到毛主席接见时的自豪。“我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多亏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年近90的老人刘玉吉对光明网记者说。在他们心中,延安就是圣地,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国抗日事业的中流砥柱。采访结束后,几位老人从怀里掏出自己获得的奖章,排在记者面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奖章、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奖章、毛主席胸章等等。对待这些奖章,他们如同对待自己最珍贵的物品,眼神里充满着自豪。(光明网记者 陈城)

来源:光明网

编辑:于佳丽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