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过年回家 你最想念哪道家乡菜?

来源:新华网 编辑:高芹 2015-02-08 09:44:46
时刻新闻
—分享—

   2月5日,浙江省武义县新宅镇安凤村的老人手捧各种传统年货,呼唤在外打拼的儿女回家过年。新宅镇安凤村座落在海拔960多米的大山里,全村有100多位留守老人。春节临近,老人们开始忙着制作各种传统美食,等待在外打拼的儿女回家过年。新华社发(张建成 摄)

[NextPage]

   2月5日,浙江省武义县新宅镇安凤村的老人忙着做汤圆。新宅镇安凤村座落在海拔960多米的大山里,全村有100多位留守老人。春节临近,老人们开始忙着制作各种传统美食,等待在外打拼的儿女回家过年。新华社发(张建成 摄)

[NextPage]

  【福建四堡“漾豆腐”】

  福建省连城县四堡乡的一名妇女在制作“漾豆腐”(2014年1月30日摄)。新华社发(邹善水 摄)

  在福建省客家祖地连城县四堡乡,过大年有吃四堡“漾豆腐”“三角包”“红年糕”的习俗。“漾豆腐”选新鲜瘦肉、红菇等剁烂为馅,填入鲜豆腐块中。豆腐入锅,添入鲜鸡汤以文火煨熟食用。豆腐的“腐”与“福”谐音,意为“一年万福”。三角包以地瓜粉做面皮,以瘦肉、冬笋、雪薯、菜心、香菇、葱白、虾皮等为配料炒香成馅,薄皮包馅捏成三角包,意为“三星吉祥”,蒸熟后食用。糯米拌红糖蒸年糕,寓意“鸿运登高”。

[NextPage]

  【福建莆田“红团”】

   福建省莆田市长寿社区王秋明一家人在做“红团”(2014年2月6日摄)。新华社发(林剑冰 摄)

  春节临近,福建省莆田市家家户户都做极具地方特色的食品“红团”,祈盼新一年过得红红火火、团团圆圆。莆田“红团”以糯米粉为材料制作成白皮或红皮,包上糯米馅或绿豆馅,用木模具印上吉祥字或图案后,放在一片竹叶上,经过蒸煮后食用。

[NextPage]

  老人们秀美食盼团圆这件事,一经新华社报道,引发读者的集体乡愁。儿时的味觉记忆化作乡愁的滋味,牵动着千千万万在外漂泊的人。春节快到了,老辈对儿孙的思念,家人对游子的热盼,都化作了盘盘碗碗里丰盛的年食。

  馋是动力,视界君不嫌麻烦,翻箱倒柜,从中国照片档案馆搜寻春节美食照片,请诸君看看有没有点到您特别想念的那道菜。

  【安徽蒙城绿豆丸子】

   安徽省蒙城县立仓镇,一名工作人员在油锅中加工绿豆丸子(2014年2月8日摄)。新华社发(胡卫国 摄)

  在安徽省蒙城县乡村,用绿豆研磨、加工、油炸成的绿豆丸子是春节餐桌上一道传统的美味佳肴。绿豆丸子象征团团圆圆、圆圆满满,在除夕和春节的餐桌上必不可少。过去,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加工,如今专门从事绿豆丸子加工的店铺应运而生,到了春节生意更是红火。

[NextPage]

  【广西昭平糖环】

  在广西贺州市昭平县走马乡联安村,一名村民展示待炸的糖环(2014年1月26日摄)。新华社发(刘飞 摄)

  在广西贺州市昭平县走马乡联安村,一名妇女从油锅里取出炸好的糖环(2014年1月26日摄)。新华社发(刘飞 摄)

  糖环是广西昭平农村著名小食,也是春节不可缺少的“年果”之一。它形状别致,外面一个圆环,里面像五角星,寓意环环相扣、生生不息。炸后的糖环呈金黄色,亦有黄金满屋之意。

[NextPage]

  【广西年猪宴】

  广西柳江县的居民在品尝用年猪做成的各种佳肴(2014年2月2日摄)。新华社发(黎寒池 摄)

   在广西柳江县郊区的一家企业里,厨房师傅在翻炒大锅里的红烧肉(2014年2月2日摄)。新华社发(黎寒池 摄)

  过年杀猪,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之一,也称之为“杀年猪”。一家人辛苦一年,为的就是在过年的时候有一头又大又肥的年猪,亲朋好友共同祝贺,热闹而喜庆,在广西广大农村地区依然保留着这样的习俗。

[NextPage]

  【湖北恩施“油馅儿”】

  湖北省宣恩县庆阳坝村,一位老人在炸“油馅儿”(2014年1月25日摄)。 新华社发(宋文 摄)

  湖北省宣恩县庆阳坝村,一位老人在炸“油馅儿”(2014年1月25日摄)。新华社发(宋文 摄)

  随着春节临近,“油馅儿”开始飘香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城乡的大小集市。这种带着浓浓年味儿的土家小吃,总能勾起人们的味觉。 

  “油馅儿”是用麦子或糯米浸泡后磨浆,待凝固后包入豆腐、肉丁、葱、蒜等馅儿,放入油锅或煎或炸至见微黄即可食用。以前,土家人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上“油馅儿”,因而其香味飘起之时,便是年关来临之日。

[NextPage]

  【广西桂林“团年”】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一名老人在展示“团年”(2014年2月6日,)。新华社发(王滋创 摄)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一户人家在晾晒“团年”(2014年2月6日摄)。新华社发(王滋创 摄)

  春节临近,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城乡处处飘溢着“团年”的香味。当地群众家家户户都有过年做“团年”的传统习惯,待正月里款待客人、馈赠亲朋,有过年团团圆圆的寓意。“团年”是将糯米蒸熟后捣溶制作成圆饼状凉干,是当地群众的必备年货。

[NextPage]

  【贵州盘县火腿】

  贵州省盘县红果康盛火腿厂工作人员为顾客提取火腿(2014年1月23日摄)。新华社发(吴东俊 摄)

  贵州省盘县红果康盛火腿厂工作人员展示火腿(2014年1月23日摄)。新华社发(吴东俊 摄)

  盘县火腿,历史悠久,其形似琵琶,皮色腊黄,瘦肉桃红色或玫瑰色,肥肉乳白色,肉质滋嫩,香味浓郁,咸香可口。鲜腿要经过修割定形、上盐腌制、堆码翻压、洗晒整形、上挂风干、发酵管理等六个环节制成。

[NextPage]

  【江西铅山肉圆粿】

   江西省铅山县河口镇一位老人制作肉圆粿(2014年2月8日摄)。新华社发(丁铭华 摄)

  肉圆粿是江西省铅山县群众过节必备的菜肴之一。在除夕前一天,各家各户都会制作肉圆粿喜迎春节。肉圆粿所用材料有瘦肉、荸荠、芋头、香菇、胡萝卜、红薯粉等,加入适量水、酱油、盐搅拌均匀,分成小块放在蒸笼上蒸熟即可食用。肉圆粿滑而不腻,又脆口,是节日可口的菜肴。

[NextPage]

  【山东郯城虎头丸】

   2014年2月2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老字号食品店李西玲老人展示她炸制的“虎头丸”。新华社发(房德华 摄)

  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有“小年小年,孩童要吃虎头丸”的传统习俗。据当地老字号食品店的李西玲老人介绍,孩童新年吃“虎头丸”,寓意身体健壮,虎头虎脑。

[NextPage]

  【鲁西花糕】

  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侨润街道办事处城角徐村,孟广凤老人用保鲜膜包装晾晒的花糕准备销售(2014年1月27日摄)。新华社发(张振祥 摄)

  在山东鲁西地区,农历腊月二十八前后,家家开始发面,准备打花糕过年。花糕的制作原料以红枣和面粉为主,整形好的花糕造型生动,寓意人们的生活年年高、步步高。

[NextPage]

  【晋南花馍】

  山西运城市新绛县泽掌村村民王小旦在摆放节节高花馍(2014年1月23日摄)。新华社发(高新生 摄)

  山西运城市新绛县泽掌村村民王小旦将捏制好的节节高花馍饰件枣糕儿装笼开蒸(2014年1月23日摄)。新华社发(高新生 摄)

  春节将来临,在山西晋南运城、临汾两地乡村,到处蒸花馍、炸花馍。晋南花馍制作工具主要有菜刀、梳子、剪子、擀面杖、小饰件等,原料以精细小麦面粉、红枣、豆子、颜料等为主。晋南花馍不仅可食用,且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NextPage]

  【苏州梅花糕】

  苏州特色小吃传人邓月明(左)在山塘街为学生们表演现烘现烤梅花糕(2014年1月26日摄)。新华社发(王建中 摄)

  梅花糕源于明朝,清朝时成为江南著名小吃,相传乾隆皇帝品尝后因其状如梅花赐名梅花糕。梅花糕选用上等面粉、酵粉和水拌成浆状,先用铜嘴壶将其注入烤热的铜制梅花模具,而后添加豆沙、猪油、玫瑰等各种馅心,再注上面浆,撒上白糖、红绿瓜丝,最后用灼热的铁板盖在炉具糕模上烤熟即成。如今的梅花糕、海棠糕在继承了传统制作方法的同时,又增加了小红枣、葵花籽、金桔、冬瓜糖、松子仁等五颜六色的天然食料,色香味更美。

来源:新华网

编辑:高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