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办:贫困县戴着贫困“帽子”炫富现象确实存在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刘仁军 2014-10-14 11:10:33
时刻新闻
—分享—

  中新网10月14日电 国新办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扶贫日和社会扶贫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在回应媒体提及,个别的国家级贫困县在脱贫之后不愿意摘帽,不愿意放弃这种既得的利益的问题时,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司长苏国霞表示,贫困县脱贫以后不愿意摘帽,或者戴着贫困县的帽子炫富,这样的现象确实存在。

  苏国霞指出,贫困县是长期以来扶贫区域瞄准的一个主要手段,我们认定贫困县是有标准的,主要采用三个指标,这个县的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是有比较技术的、比较完整的一套指标体系。可能我们看到的一些现象,农民生活还很苦,但是县城建得还挺好,所以我们觉得它好像脱贫了。我们对大部分县每年会进行监测,每年贫困县的指标都是进国家贫困监测系统的。我们也发现一些县,尽管还比较贫困,但是愿意申请小康县、百强县,就是民间组织评选的这些活动。

  苏国霞说,同时也有一些县用贫困县的名义争取了国家的支持以后,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上,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这样社会各方面反映的问题也比较多。为了克服这些现象,比较有效地防范贫困县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上,或者戴着贫困县的帽子炫富的现象,我们正在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就是要改革贫困县的考核机制,建设扶贫县的约束机制,逐步建立贫困县的退出机制,这是我们总的考虑。

  一是改革贫困县的考核机制。过去各省对县的考核主要以GDP为导向,所以也引导这个贫困县的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县城建设、放在工业、放在招商引资上。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在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县,要取消GDP的考核,其他的贫困县也要降低GDP在考核中的比重,我们通过这样的手段,引导贫困县,把他们的工作重点用在关注民生,用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上面。

  二是建立约束机制。作为贫困县,享受国家的政策支持,就应该接受相应的约束。我们正在研究从三个方面对贫困县的行为作出约束,一是它必须作为事项,比如贫困县的财政投入,要安排相应的比例,更大的比例用于民生,用于扶贫。

  三是退出机制。退出机制实际上是导向问题,过去富裕起来了还留在贫困县名单里,还会继续享受支持,所以大家都不愿意退。现在正在研究一套正向的激励机制,县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以后会得到更多的好处。也在研究到底什么样的指标体系下,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程度,就必须退出贫困县的行列。我们想通过这样一套机制,即考核机制、约束机制和退出机制,让贫困县的政策更多地有利于贫困地区的发展,更多地帮助贫困人口受益。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刘仁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