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村里调结构,村民住洋楼”--安徽亳州美好乡村见闻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正忠、姜刚 编辑:何冰 2013-09-29 20:38:26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网合肥9月29日电(记者王正忠、姜刚)秋收时节,记者来到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大周村采访,这里的村民正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而村里一排排花园“洋楼”鳞次栉比,一条条干净宽阔的水泥路纵横交错,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

  “‘住的破瓦房,走的泥巴路,腰包瘪瘪的’,是村民过去生产生活的写照。”大周村党总支书记杨华告诉记者,过去村里主要种植小麦、大豆和玉米,只增产不增收,难以改变落后面貌。但穷则思变,村里决定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寻找增收致富的门路。

  说干就干!通过市场调研,大周村决定引导村民种植蔬菜,引进苦瓜、马铃薯、圣女果等蔬菜。2008年,村里成立了天意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310户群众种植蔬菜。目前,大周村已拥有日光温室大棚500亩、阳光棚1000亩。

  “都是上门收货,根本不愁卖。我家现在上市的是苦瓜,2-3天卖一回,一次能卖1000元左右。”合作社成员张德兰告诉记者,她家有5亩大棚,包括1个日光温室大棚、2个阳光棚,一年收入七八万块,是过去种庄稼的好几倍。

  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后,大周村开始谋划建设美好乡村。杨华说,村里按照“科学选址、规划先行”原则,制定了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在建设过程中,从选址、总体规划、房型设计到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监理、资金管理等,大周村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全程尊重民意,让群众“自己定、自己议、自己建、自己管”,仅户型就确定了13种供选择。

  大周新村共规划一个中心村、一个基层村。其中,中心村规划405户,目前已建成入住405户,村里自来水、路灯、花园、广场、敬老院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记者走进村民田井山家时,他正在搬运玉米。“自己选的房子,住起来跟城市差不多。”68岁的田井山说,他家是2011年搬过来的,选的是一栋约300平方米的三层洋楼。“买东西有超市,小孩上学有学校,听说还要通公交车呢,生活越过越好了。”

  近年来,大周村的产业结构仍在进一步调整中。目前,全村6500亩耕地已流转一半以上,其中3000亩种植药材,1000亩种植蔬菜、花卉。土地租金、惠农补贴和家门口务工收入,使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万元。

  “村好民富”的大周村,正是安徽美好乡村建设的缩影。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部署,从今年起,安徽每年重点培育建设1500个中心村,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打造成“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正忠、姜刚

编辑:何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